https://youtu.be/3s3fl1C3aeU?si=ABg2ny2rozcIhdrl
今天是小女子台語歌入門滿十年。
一日一日過,實在沒想到小女子可以在這寫這麽多年,寫作之路原是興趣的多頭馬車,遊記、小說、評論,哪邊有靈感就往哪跑。
當初開設部落格,也是給自己對音樂的熱情做個記錄,有愛有心得就寫,沒想長期經營。
因為評論是得罪人的行當,平日以和為貴,小女子在此才得展現好辯的一面,偏居在一隅,是非在我心,只想描繪出我心目中的好歌之美、哪些又不是這樣。
這樣的心情不知什麼時候會消失,或許會喜歡上其他音樂,或許會因為某些原因不聽歌,人生變動的因素太多了,誰也無法保證自己明年還在這裡。
十年間跌跌撞撞、斷斷續續,入門成長至今,也累積不少作品,很感謝業界人士的肯定,小女子才不止於歌迷,開創樂評的路。
雖然開設粉專四年了,網誌於我始終是主體,粉專討論得再怎麼精彩,過去的PO文都很難回溯,然而我只要點開目錄,想看哪邊文章立刻直達。
更何況經歷粉專被臉書砍掉,這裡於我更是寶地,寫多寫少,都有累積。
今年小女子身心相對忙碌,經歷很多事,也有承擔和挑戰,很多時候太過疲憊,音響就不會打開。
好奇的餘裕縮減,對非典型音樂的涉足就更少了,在服務別人之前,我會先關照自己的需求,不夠順耳的就直接放棄,有點想法也未必會寫,省能量給最想寫的歌。
寫了十年,心態還是有改變,一開始只當聽歌筆記,後來發現有人會看評論去聽歌,我有心得的儘量寫,不管喜歡還是沒那麼喜歡都講講。
不過最近又發現,有些人做音樂、聽音樂並不是要人喜歡,純粹只是表現自我還有找尋共鳴,未必接受得了非讚美的評論。
尤其幾次寫非典型台語歌的評論,都招來公開私人的攻訐質疑,當然,我並不怕質疑,寫出來就接受討論,我也喜歡交流。
不過在忙碌時段,這些額外消耗我生活的能量。這也是為什麼我後來放棄推薦廖士賢的新專輯,畢竟我覺得它作為喪葬音樂很創新,如果要花時間寫,就想聊聊這部分,但很多人未必接受我這樣說,我不想耗時耗神,還要額外去應付那些好事者,台語說這種行為就是「討債」又「夯枷」,累死自己罷了。
其實還累積了不少張專輯想寫,不只是新歌,能專注聽歌的時間很少,只希望接下來的日子,能找到機會寫下來。
十年了,我不敢說還有下個十年,但小女子還在這裡,目前還打算持續下去。
身為歌迷,身為樂評,開心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