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主題文6-01.JPG

這篇文章本來要在去年金曲獎後就寫出來,但當年許富凱得獎,讓台語歌迷們都很高興,只有小女子憂心。

也許金曲評審給了大家滿意的結果,但不代表他們是公平的,今年名單和結果更昭然若揭。

要閱讀這篇文章,強烈建議大家先看閒話金曲32:入圍名單金曲33漫談:入圍名單

 

這兩年樂評預測台語獎項比去年多了很多,我因為看了三年,前年又寫了大數據,明白評審的邏輯,就講得很絕對。

結果雖然沒中但亦不遠,歌迷們也都猜到大半,歌手本身我都喜歡,但整體結果令人心涼。

在此,本著希望傳承音樂文化、完善金曲獎的功能,鄭重提出幾個主張。

不只台語音樂產業該思考,也是台灣全體文化工作者該思考的問題,或許實際執行非常困難,但總要有人往這方向改革。

 

 

 

 

主題文6-02.JPG

一、另建立屬於台語音樂產業的專屬獎座

這是看到客語流行音樂大賽的靈感,現行沒有客委會這樣的組織,但其實台語流失的狀況不遑多讓,

尤其是沒有母語的「雙語政策」開展,我們必須更用力保存母語文化,成立這樣的官方組織很長遠,需要有人推動,但台語音樂產業刻不容緩要做的,就是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獎。

看了好幾年金曲獎、觀望幾次金音獎的結果,終於明瞭到底為什麼台語生態會跟華語、客語和原住民語差那麼多,

因為台語曾經輝煌過,母語人口那麼多,足以支撐和華語分庭抗禮的產業結構,專屬於台語音樂的市場,專出台語專輯、培育台語歌手的公司,鑽研台語流行音樂的詞、曲、製作人,這是除了官方特地培植的華語音樂,唯一一個有在音樂市場好好站穩的母語。

客語坦白說,市場人口一開始就太少,政策開放後,「賺不賺錢」成為音樂產業生長的必要條件,純講客語的人口已老化,像羅時豐,出道有唱過客語山歌,但旋即轉往華語,就是因為客語在物理人口已支撐不了獨立市場,投資者得讓旗下歌手嘗試別的。

當時客家歌手除了客語外最流利的當數華語,而且政策上還是給華語音樂有更多優待,因此不只客語母語歌手,連台語母語歌手最初通常都出過幾張華語專輯。

但後來很多歌手為何都轉往台語?就是因為台語母語人口基數大,華語政策的第一代台語也講得比華語多,當時還是消費主力,在政策開放之後有了選擇,會更傾向消費台語音樂,投資者發現台語專輯更好賣的情況下,就讓華語專輯沒那麼暢銷的歌手改唱台語。

但現在和八零、九零年代不同了,華語政策第一代已邁向銀髮族,消費主力已轉向第二代和第三代,而這兩代母語都不及華語,甚至連母語都不會了。

第二代、第三代缺乏母語環境,自然不會懂為什麼台語音樂產業出版的作品會讓長輩那麼感動。

當然,少數因為機緣不帶刻板印象去聽的人,或許會感受到台語的音樂性,但在政策長時間宣傳「台語很俗、上不了臺面」的潛移默化下,大部分的人一開始對典型的台語文化就會有成見,就算喜歡了非典型台語歌,或許也是「去音樂性」的台語歌,除了歌詞填台語以外,音樂和台語沒有任何關聯。

在這樣的情況下,拿台語跟華語繼續並列講評,相當不公平。

畢竟無論是金曲獎、金音獎,評審組成都相當複雜,大多都並非是浸淫台語音樂產業的音樂人,甚至連台語程度都很低。

以他們的角度來看台語音樂,肯定不是以台語文化本位,甚至不懂台語母語人會因為怎樣的表現而感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台語音樂產業一方面得面臨市場的萎縮,一方面又被鼓勵去台語文化,對於在產業奮鬥已久的團隊和歌手非常不公平。

他們明明掌握典型台語文化的音樂性,知道怎麼做、怎麼唱才能展現不同於其他語言的美,卻因為母語人口的流失,連帶這樣的音樂性和唱腔也被認為是「過時」的流行。

我可以斷言,如果現在全天講台語甚於其他語言的人口夠多,他們的音樂會被更多人理解。

然而,現實就是台語母語人口為多數的時代過去,如果台語音樂產業不想持續被蠶食鯨吞,設置獨立的鼓勵機制是其中必要之一。

誰都渴望出名,誰都希望被鼓勵,而台語音樂需要懂它們的人來宣揚什麼是真正能感動台語歌迷的好作品。而不是一群只會聽音樂、不懂台語之美的人來斷言誰比較潮。

最後讓創作歌手掛帥,純歌手漸漸沒了出路,純幕後音樂人和公司也只有製作華語才能存活,這還能說是鼓勵流行音樂產業的獎項?撲殺產業還差不多!

幾個大公司和小公司聯合起來自立自強,出人出力挑戰文化部吧!創立專屬於台語流行歌的獎,比拚誰的製作精緻、歌曲好聽、歌手表現優異,不被其他語系所擾。

當然,非典型台語歌和創作歌手也能參與,只要願意接受相同的標準檢驗,不以創作為優先考量條件,誰都可以參加。

也可以納入「純創作台語」的樂團作品獎項,讓在金曲獎稍微不利的台語樂團也能分一杯羹,在相同語言文化的前提,餅做得越大就越多人有機會!

 

 

 

主題文6-03.JPG

二、提高各語言獎項的評審語言水準及母語音樂工作資歷

今年評審團有2+1位評台語我能認同,一是台語歌詞曲作家紀明陽老師,二是大家都認識的詞人武雄老師,另外則有去年歌王許富凱。

長期在台語音樂產業耕耘的評審比例實在太少了!這一項無論是台語、客語、原住民語都一樣,外行人很容易以為所謂的母語音樂僅僅是歌詞,而歌詞翻譯成別人也懂的語言即可。

可是語言的音樂性遠超這些,要怎麼「做得」「唱得」像某語音樂,讓母語者能輕鬆入歌,實在是聽懂才知道、做了才知道的學問。

金曲獎以語言分項目,其實也有參透這一點:每個語言的歌都有各自的評判標準,華語歌跟台語歌無法比,華語歌跟客語歌也無法比,客語歌跟原民音樂更是天差地別。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華語歌變成各項音樂的準心?評審會在評語中講「像華語歌」、「華語音樂的製作水準」等等,說穿了就是母語人口的流失、華語音樂壓倒性有資源優勢。

當然,除了台語音樂有獨自產業鏈之外,其他母語音樂工作者多多少少都還是會接觸華語音樂,唱過華語歌、製作華語歌。但這樣的他們,到底懂母語音樂多少呢?

現行各語言項目都不要求評審的語言水準和母語工作資歷,造成很嚴重的問題:歌詞還要靠翻譯,對困擾母語聽眾的顛倒音無感,且未必熟悉各語言特有的節奏和留白,這樣評斷標準只有詞句皮毛,而無深層音樂性,每種語言標準皆同,非常浪費金曲獎當初設各語言項目保存文化獨立的初衷。

為了兼顧語言的詞句理解和音樂性,我認為應該增加要求語言項目的評審,語言水準和母語音樂工作資歷擇其一。

當然單就原住民語的項目,要精通這麼多語相當困難,但現行的狀態就是原民音樂作品量不夠大、音樂人和資源都不夠多,只能要求個人原民語通其一或工作資歷超過定年。

關於要求的細節可再議,例如語言能力至少要達日常溝通可懂的程度,尤其必須要求聽力,此項決定聲調和韻律的敏感度,和音樂息息相關。

至於工作年資必須有賴業內專業評定,也許要求參與作品數量和工作年限都可。當然,一些樂團樂手演奏母語音樂多年,卻還完全不熟悉那個語言,這項可能會成為另個漏洞,如何盡善盡美還要再思考。

強制評審的語言和工作資歷,可以提升母語傳播的廣度,讓更多善母語的音樂人(無論是幕後或歌手)有機會參與金曲獎決策,

且增加母語音樂的資源,畢竟你要評還得先有作品!參與製作、詞曲數量雖然並非全面,但母語音樂因此能見度更高、更多人投入。

當然要增加母語音樂能見度,這只是相當微小的比例,更多的詳見我主張的下一點。

 

 

 

 

主題文6-04.JPG

三、金曲獎增設多語系項目

這次新寶島康樂隊《剪剪花》入圍台語專輯,給了我很多靈感,他們是最早的本土多語演唱組合。

到現在已經有愈來愈多人在朝多語言努力,最佳新人得主珂拉琪也是,他們的作品嚴格來說不屬於任何語言,而是多語多文化的產物,給大家多層次、多色彩的聽覺體驗。

這樣的作品硬要畫歸單一語言獎項,對認真耕耘單語和多語系的創作者來說都不公平!

因為創作的初衷就大相徑庭,多語系作品的本意就是讓大家打破語言文化的藩籬,享受到文化交融的美感,跟鑽研單一語言之美、想傳承母語文化的創作者目的差之甚遠。

現行獎項沒有多語系,導致多語系作品若不報名單一語系,就少了一項被肯定的機會,但如果有機會,我是多語系創作者肯定也不屑被劃歸到任何一個語言。

單單說多語系太籠統了,金曲獎本來就是獎勵台灣流行音樂產業而生,非本土語言的外語自然要被排除在外,雖然華語嚴格來說並非本土語系,但以現實考量,華語也得算在其中,否則執行困難。

既然要創作多語,肯定是三種以上,且每一種語言的比例不可低於五分之一,才能顯現其多元文化的價值。

畢竟現在的雙語專輯本來就不少了,現行語言項目就是單語六首或30分鐘以上,比例上一定是一種為主一種為輔,有些比例相當懸殊,報名單一語系很當然。

增設多語系獎項的好處多多,同前面兩點:鼓勵音樂產業投入母語音樂,讓母語創作者有更多的能見度和受獎機會,並學習不同語言的特色。

當然啦,在我現有經驗中,很多母語只學個皮毛就可以填詞了,除了「字詞」、「咬字」符合,即使文句高度華語化、顛倒音多多又缺乏母語韻律也算母語作品。

可是這未嘗不是大家開啟母語之路的大門,畢竟台灣本就是多元文化社會,如果認同這樣的多樣性,我們不只要熟悉、傳承自己的語言文化,也不能故步自封說「因為我不是XX人所以不懂X語很當然」。

這樣缺乏溝通、缺乏同理心,不能因為可能有投機的人學個皮毛就入圍、拿獎,就不給大家學習多元文化、熟悉彼此母語的機會。

何況音樂有沒有深刻入心還是與耕耘的深度有關,對語言的掌握度愈高,就愈知道怎麼抓重點、展現出語言之美,即使在多語系獎項這個規則亦同。

 

 

 

 

主題文6-05 2.JPG

 

四、改良評審參與金曲獎項的限制

大話金曲31:從大數據觀察台語金曲獎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這一篇我也講到評審輪換的問題,不僅是華語本位,近年金曲評審似乎輪換不大,很多人都是熟面孔。

近三年的評審團都是評審長邀請的,俗話說物以類聚,相熟的音樂理念相近,要打破這個小圈圈常規,我認為要增加每屆遴選評審的限制。

前面也提到語言獎項需增設語言水準和各語音樂工作資歷,像作詞人、作曲人和製作人這種不分語言的獎,當屆全迴避是基本,

當屆評過的獎項未來三至五年不能評,每人評審的項目有數量限制,甚至擴大評審團規模,讓更多業界人士有機會參與評審!

 

 

 

 

 

結論

小女子從歌迷到樂評,看到許多耕耘母語音樂的困難,華語政策的後果已不可逆,現階段母語世代極難復甦,

正是如此,才不能讓音樂、戲劇等隨波逐流,文化特色被華語化逐漸蠶食殆盡,那即使我們學會語言,也沒有文化內涵,語言真正只是溝通功能,沒有抒情、沒有感動。

更莫名其妙的是,無論是哪種語言,都變成自創自唱優先鼓勵,我們這些享受唱功的歌迷竟然退流行了?

我不否認被選上的創作都有令人稱道之處,但有些作品我真想說換個人來唱,我想聽飆高音、長吟嘯、發大砲,什麼時候這種舒暢、聽爽還有時代之分?

術業有專攻,縱然十八般武藝也各有偏門,唱功第一流+曲第三流+詞第二流,或唱功第二流+曲第三流+詞第一流,有誰能事事完美?

不要總是鼓勵全科資優生,只會唱歌或只會創作都該被鼓勵。

當然啦,對台語音樂產業整體來說,還是直接丟掉對金曲獎的祈求,另投資獎項比較快,因為金曲獎正一刀一刀凌遲弱勢音樂產業。

 

 

 

arrow
arrow

    小女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