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記錄所有小女子聽2023年專輯後發的牢騷。
沒有任何喜好依序,誰我先聽完就先列寫。
對新人第一張會口下留情多建議。
本系列撰文跟金曲獎沒有任何連結,自然也不會有看好。
不過在結論會點名我聽了希望誰有報名。
朱海君《初次見面》
海君這張依舊保持質感,編曲色彩絢爛,展現出生命力。我覺得可能排在我心中朱海君的第三名。
更多評論詳見2023朱海君&陳隨意〈眼睛的雨〉。
莊振凱《傷心的地圖》
中規中矩的一張,除了〈國際阿哥〉和〈無緣情花〉耳空一爍以及印象深刻外,其他都很豪記一貫的風格。
張秀卿《我是女王》有亮點
睽違已久,終於主打歌再次讓歌者展現他高超的唱功實力,讓人精神一振。
然而除此之外歌路卻平緩一點都不切合歌者刁鑽靈活的轉音,可以唱好這些歌的人太多,給他太浪費了。
方千玉《酒是咱的朋友》易重播
華特第一張我就在聽,不管是台語韻律和基本功,每一張都有進步,漸入佳境,這張抒情偏多,展現出他可剛可柔的特質。
很應該多多栽培他,她的資質可以獨當一面,甚至有金曲的實力,不需要當誰的陪襯。
彭正《醉萬年》易重播
不過不失,但感覺有點定型,基本功算足,天資音色算是典型討好,可順順聽,還是要努力唱出自己的特色。
林喬安《傷心攏留給我》
氣量減少得很明顯,收歌型不太適合,表現都死氣沈沈的沒什麼情緒變化,需要檢討今後的發展方向。
林良歡《鴛鴦情話》
我總是覺得豪記製作群的歌路總需要凌厲之氣,但林良歡缺乏這一點,是否要為他特製那種中音迴旋多的歌,例如嘗試爵士風,或者來點成熟女人的探戈?不然唱功好歷年歌路卻不合聲線不顯特色,實在挺可惜的。
陳隨意《舊情再相逢》
中規中矩的一張專輯,顯現出他的唱功和細膩的個性,但以公司的標準化歌路來說難以脫穎而出。
和朱海君的對唱〈眼睛的雨〉才是他的真正實力,希望多多重視。
施文彬《有歲》易重播 有亮點 宜細聽
如同在主打歌說的「啥物心情泡啥物茶」,這張專輯展現他到這年紀的態度,沒有什麼少年的鋒利,但仍有中年的不馴,歌詞題材都耐人尋味,可以一首一首深究。
但激情直播太多,唱功氣量什麼就別吹毛求疵了,要爭還是X打一票現在年輕創作歌手。
全專輯風格類似,可當工作背景音樂順順聽,認真聽也充滿趣味,偶有神來驚艷一筆,文武合璧不用擔心空耳聽不懂。
蔡以真《若無真心》宜細聽 易重播
如果這張專輯是千禧年出的,那應該還可以得到不錯的迴響,但現在這個時代,不能只規矩唱好歌。這張專輯如果認真聽是很不錯,濃醇香滑,吞到肚裡舒服,細節都裝滿滿。但往往聽眾並沒有那個心力,一晃過去不曾耳空一爍的話,過去就是過去了,但本來就了解蔡以真優點的人,應該有不錯的聽覺享受。
我喜歡的歌幾乎在後半部,這張專輯很多歌都平平無奇,全靠歌者的唱功,他有把平淡旋律唱得入心的能力。
吳俊宏《水水點胭脂》易重播
典型靠歌者撐起的專輯,這次偏演歌風格的編曲,透過歌者生動的技巧和不錯的唱功表現豐富的樣貌,如果喜歡吳俊宏重口味的粗聲線,這張專輯依舊過癮。
唐儷《月下再相逢》
歌者本身底子是好的,也很適合唱節奏感重的舞曲,聽表現方式其實性格上也很討喜。然而他不太適合哭腔過多,依我看第一首〈百年好合〉的歌型還有唱腔就很有辨識度,收割應往這角度發散。過多的哭腔就失去他溫醇聲線的優勢,變得有點歇斯底里,在悲歌的技巧上要多點度量,否則就是普通口水歌的格調。
林琇琪《無語問蒼天》易重播
很愛濃厚的嗓音!豪記給他主打重氣口路線,沒像喬幼的正演歌唱腔這麼多,剛剛好是我喜歡的江湖味。
翁鈺鈞《異想世界》有亮點 易重播
聽得出音樂和後製都是精心製作,風格多元豐富,展現出歌者在比賽時來不及揭露的部分,做為第一張專輯無可挑剔了,希望繼續保持進步。
蔡宜汝《捀杯對看》有亮點
身為創作歌手很了解自己,創作平實且題材符合小女人的感覺,曲風也非常多元充滿元氣,說27歲我也信。聽得出來很多嘗試,甜甜的我喜歡,辣辣的也不排斥,畢竟才第二張,唱功跟氣口可以繼續努力。不過我覺得像〈嘆相思〉這種比較幽曲向下又輾轉的旋律可以多多嘗試,此外覺得聲線並不適合〈愛你毋願放〉這種平鋪直敘少轉音的唱法,或許可以在情緒之間多一點口吻的想像,揚長藏拙補短會顯得更完美。
詹雅雯《借酒膽》
見識過《美麗一齣戲》各種唱法、曲風的華麗變換,我覺得這張風格單一了一些,回歸到本格詹雅雯的形象,演歌走勢的旋律,喉音、滾喉音技巧下很重,題材也都偏悲嘆、激情。喜歡這味的歌迷應該可以聽飽飽。
李吳兄弟《PRIDE》有亮點
曲詞相當有特色且淺顯,每一首都琅琅上口,合唱彼此默契十足,若基本功繼續進步,前途可期。
更多心得詳見2023李吳兄弟〈宜蘭勁好呷〉
熊美玲《一路平安》
製作無疑是精美的,曲詞樸實中有雕琢,不用認真聽就頗有韻味。歌者的聲音不講求唱功,而是在曲詞的氛圍中呼吸,聽的是情懷。然而,曲風和題材一貫到底,讓我覺得聆聽心境未到,無法療癒和放鬆,也許經歷重大的生離死別再聽,或能感同身受。
江惠儀《陷眠》宜細聽
相比上一張描繪抽象的情境,這張更加逼近日常,然而仍非現實,可說是日常中思緒紛飛走調的部分。曲調起伏和編曲都比上一張來得鮮明,唱腔依舊濃厚慵懶,氣音略微增加。歌詞依舊很貼合旋律,盲聽也可輕易識聽,然而深層的情緒是否能跟上意境,端看天時、地利還有同調的人。
巴奈《夜婆》
出乎意料,原民元素並不凸顯,性格主要體現在重音和斷句的部分,其餘編曲、曲調呈現無邊界音樂。語言方面十分嚴謹,咬字準確、大約合調,偏緩慢的節奏別有韻味,詞句間有很多給聽者品味氛圍的留白。旋律普遍起伏不大,轉折也不刁鑽,好像無法體會歌者雄厚的氣量和唱功,有點可惜。
孫淑媚《我欲閃閃爍-我要做米蟲》
做為轉型專輯,的確做了很多很用力的嘗試,增加氣音是不錯的策略,但我覺得完全沒有善用歌者感情表現豐沛的優勢,反而暴露其低音偏扁。音樂相當豐富且大開眼界,旋律千折百轉,如何保持這樣的色彩又發揮歌者優點接下來可以期待。
黃妃《十八般武藝》
挑歌比去年鮮明,各個曲風輪個遍,是我期盼的阿妃,聲音狀況也有些許回復,比起上一張,歌詞沒那麼華語化拗口了,喜歡黃妃的人不會失望的一張。
鄭平《心內一句話》易重播
酒吧音樂、咖啡廳音樂,起伏不大但折角多,技術性不高但很耐聽,很適合當工作背景音。
歌者口齒不清滿可惜的,大概就是林俊傑唱華語,乍聽之下不知道唱啥。
歌詞不難,偏內心但不抽象,創作有順語言的聲調,但節奏和斷句很像英語,歌者台英夾雜,台語咬字不明又更撲朔迷離,跟我說你在唱英文歌我也信。
農村武裝青年《予你的歌》 易重播
吉他和大提琴的編曲熱鬧又不嘈雜,歌手濃厚熱情的嗓音很親切,曲調簡單不無聊,每一首歌都唱出對家鄉土地親人的愛,run一整圈相當溫暖,歌曲風格相似但又聽得出顯著的差異,可以一直循環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