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王俊傑-04.JPG

來清上個月該寫的文章啦!(封面後補,先上純照片)

首先感謝歌手本人很大方地邀請我來參與這個盛會,不然小女子三、四月忙到快跌倒,本來沒有計畫看任何展演。

但王俊傑做的音樂是我不熟悉的類型,實在很好奇現場表演會是怎樣,於是收到可愛的經紀人聯絡,咬咬牙就排進去了。

說要寫心得還是拖到現在,也是有點不好意思~趕快來讓大家一起體驗這場盛宴吧!

 

場地設備

詳見楊肅浩《噶瑪蘭的風吹》專輯點評&演唱會心得 這一篇,同樣是第一排中間,我覺得音場比楊肅浩好了不少,

至少沒什麼破音,很正常,鼓聲也沒有讓我想捂耳。

因為歌手有很多身障朋友,方便大家行走,排座間距很寬敞,讓腿可以伸直真棒!

 

面熟的觀眾

在排隊時有注意到工作人員拿著一列邀請名單,至少有十幾位吧!可見歌者是廣邀有志者同樂。

進場這種感覺也很強烈,很多圈內人&親友團,不少身障朋友,側邊的圓桌還有令我驚喜的陳明章老師!!!!!

年歲有長有年輕,中數約介於四、五十歲左右,高齡者並不多。

 

熱鬧的曲目

王7.jpg

新歌發表會當然以新專輯為主,不過一開始就來老歌集錦在我意料之外,

之前看吳申梅演唱會時也是一開始來鳳飛飛組曲, 似乎要達成快速暖場的效果,

熟悉二十世紀經典的歌迷應該很受用,畢竟有時代共鳴,但對我這種近二十年才加入的歌迷也僅止於熟悉,

其實我始終有點疑惑這樣的選歌方向:畢竟是新專輯發表會,開場究竟是要選歌迷的流行歌呢,還是要選新專輯點閱率第一(知名度最高)的呢?

之前在這邊辦的楊肅浩《噶瑪蘭的風吹》、荒山亮《等待好天》都選擇後者,不過吳申梅《天燈》、王俊傑《看無》都選擇經典歌,

後者一開始肯定不能一曲炒熱氣氛,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慢慢把人拉入專輯世界。

前者雖然一開始就抓住大部分歌迷的關注,但會有點疑惑是否失焦,如我就疑惑了整首組曲才開始進入狀況。

幸好接下來就是新專輯的歌了!演唱會前後的小女子忙碌,但有上MV的歌都聽過兩次了,全輯也空耳聽過一次。

我覺得在實體樂器、現場氣氛加成下,閱聽都有加分,只是有時候樂器稍微有點搶到人聲的感覺。

中間夾雜舊歌及翻唱,如果是歌者的粉絲應該很驚喜,選曲都相當適合當下的氣氛,最巧妙的是在我注意力即將散失的那一首插入來賓!

第一個來賓林雨宣我其實不太認識,是常常在戲劇看到卻不認識的新生代之一,沒想到唱歌比起方宥心聽來也毫不遜色

不過我剛好對這兩首對唱都比較沒有感覺,只欣賞歌者跟來賓互動的視覺饗宴也很滿足!

林雨宣最後solo〈愛情的騙子我問你〉我就嗨起來了,可惜是最後一首 我還要聽啊!

王5.jpg

必須說明,對這張專輯我的喜好相當分明,喜好前五首分別是〈辦公夥仔〉、〈上好的〉、〈看無〉、〈烏暗音樂會〉、〈後座的人〉。

其餘不是run了十次沒個別印象,就是後來聽到前面就記得跳轉。

並非有什麼重大缺陷,製作也相當精緻,只是我喜好聽歌手表現大於音樂表現,音樂部分又著重旋律起伏多於編曲細節。

編曲若過於華麗或複雜,我的聽覺容易失焦出戲,像〈歐西茉莉〉〈醉死台北城〉就是如此。

至於其他情緒、曲風雷同又起伏不顯的歌,就很難在我聽覺刻下印象。

當然順耳合調、表述清晰的填詞也是因素,不過要細說那就太遠了。

總之因為喜好分明,在聽歌時就有很明顯的落差,只要新曲不落在上述喜好的五首歌,即使現場演奏精采也很難融入。

第二個來賓陳竹昇同樣讓人驚艷,健談又沒有偶包,感覺跟歌者好熟!唱起歌來也架勢十足,超有味道✨

喜歡他信口拈來的經典歌,雖然相思河畔讓這場音樂會變得不是「全台語」有點小小遺憾,但一定勾起很多歌迷的時代情懷~

值得一說的還有安可曲,會前run過沒印象,在安可曲聽到覺得有點普通,有點疑惑為什麼不是〈烏暗音樂會〉壓軸!但會後重聽卻愈聽愈有味道

王6.jpg

王俊傑音樂會全曲目
新專輯歌/舊歌/翻唱/合唱曲/他人翻唱/talking

1.老歌組曲(難忘的鳳凰橋&暗淡的月&待有志歌迷補充)
2.上好的
3.看無
4.心事誰人知(沈文程)
5.五箍
6.溫泉鄉的吉他
7.情人的香味(&林雨宣)
8.歐西茉莉(&林雨宣)
9.愛情的騙子我問你(林雨萱)
10.夜雨港都
11.七分醉
12.相思河畔(&陳竹昇)
13.苦酒(&陳竹昇)
14.愛的小路(&陳竹昇)

15.沐沐泅(&陳竹昇)
16.辦公夥仔
17.烏暗音樂會
安可:後座的人

 

 

總結

王4.jpg

小女子知道「那卡西」演唱算是台語歌演化史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但我一直很難用簡單的話來定義什麼是「那卡西風格」的台語歌。

而爵士又是我比較不親近的音樂曲風,兩者加起來更是如墜五里霧。

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原則,本來並沒有打算前往這場盛宴,還是歌者大方給了這個機會讓我寫。

看完現場演唱,大概明白那卡西包含了不少即興演唱元素,且表演者更注重歌曲氛圍而非歌曲意境。

像張蓉蓉之所以被稱為那卡西風格,或許就因為他極力營造一種輕鬆的氛圍,而不是曲詞本身的起伏和詮釋。

氛圍這部分我樂在其中,整場音樂會都充滿動感且愉快,樂手、和聲表情豐富且很有存在感,歌者也刻意凸顯這些,和聲小天使還送他白眼

不過我個人真的對爵士曲風無感,雖然沒像重金屬那樣催眠,但丹田積蓄一股說不出的躁氣,聽了那麼多爵士風台語歌,依舊無法克服。

如果說這場音樂會有什麼令我驚艷,那就是歌者與觀眾的距離很近,時時刻刻在交流,氣氛感到愉悅舒服😌

還有我分得清王俊傑跟蕭煌奇唱法的差別啦🤣王俊傑轉音運用得較少,更有韻律,情緒更為生動!

領悟這一點,或許已經達到他邀請我來音樂會的最大目的😆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女子 的頭像
小女子

小女子台語歌入門

小女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