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螢幕快照 2021-11-22 上午1.02.48.png

這篇是突發,不在計劃內,最近沒聽到好的台語新歌心情又很鬱悶,聽到各種風味客語歌又煩,乾脆把這張專輯趕快介紹給大家!

本篇可搭配小女子在台灣客家新音樂創作協會的樂評服用,內容有關但不雷同。

當初聽到這張專輯是偶然,第一首歌就令我血脈噴張,歌手我完全不認識,後來才發現自己有聽過一首單曲,但當時他的那首歌也僅止於題材有特色。

沒想到多年後這張專輯卻這麼出色!現在的我就如同開始寫台語樂評第一年的程度,什麼人都拿來聽一下,聽唱腔、聽咬字、聽音樂風格。

可不同的是,我聽了那麼多,才找到什麼是我心中真正屬於客家文化的現代音樂

我熱愛台語歌,可我相信不只是台語,所有語言文化都有它們獨特的美,而我也熱愛發現美好。

這張專輯讓我愛到深處,除了投稿協會外,還要用自己的格式來推薦這張專輯。

立刻來看曲目吧
1.病子歌
2.現代女媧
3.轉去竹東
4.寒夜送暖
5.台北客家竇
6.橫打直過
7.若個紙鴁仔
8.我愛新堯灣
9.Teh C Ben
10.Sarawak是我的家
11.蕾蕾嫩桍扟

 

 

 

 

 

 

 

 

 

 

接下來按照小女子個人喜好點評~~~~

 

 

 

 

 

 

 

 

 

 

 

 

 

1.轉去竹東★★★★

本來不想選在旋律上沒什麼客家味的這一首,但這首歌實在太洗腦,誇張得我聽了五遍就不小心學會,而且一天到晚不分場合,只要腦袋閒下來都在哼副歌。

從前奏聽覺就被拉著走,陳瑋儒有點濁濁的嗓音樸實而誠懇,帶出小時候的經歷,我也想到兒時祖孫相處的記憶。

第二段主歌「一盤瓜子」、「一條手巾」,從物品延伸到至親的愛護,這兩段歌詞是歌曲的關鍵,歌者具現化我們的記憶,沒有什麼華麗辭藻或慷慨激昂,親情就是如此簡單又動人的片段,這樣的敘述把我們的情緒從抽屜深處拾出,在副歌翻湧。

副歌就是對嫁婆的呼告,我聽著哼著,也好希望我的嫁公嫁婆仍在,讓我牽著他的手,回味他們的青春。

而且歌者把字咬得很剛好,這首歌完全就是客家人在講故事,無論輕鬆激動咬得再用力,收口都很內斂⋯⋯

聽他唱出我們對長者的思念,明明是輕鬆的小品卻令人想哭,想到遺憾,卻不自覺揚起嘴角哼。

這樣一首韻味深長的歌,好聽、好唱,重複百遍也不膩。

 

 

2.病子歌★★★★

奇異的旋律曲風、具標誌性的題材,做為專輯第一首歌當之無愧,立刻擄獲我的心。

這首歌就是典型「就算你聽不懂,也絕對不會錯認是(台灣)其他常見語言」的歌。

觀察其特徵,突兀的旋律在台灣其他流行歌中幾乎找不到,我感覺更接近山歌,編曲加入大量電音,兩者融合非常和諧,證明文化不退流行,只是要蜕一層編曲的舊皮

歌者的咬字清晰,就算聽不懂歌詞,兜兜拗拗把「病痛」的漫長折磨都唱得很清楚,口吻很像廟口的說書人,有點誇張卻引人入勝的語氣,帶聽眾進入傳奇小人物的世界。

開句重,中間順,尾音多上揚,且不照聲調轉音,而是在句眼和尾音猛轉,這跟台語歌又不同。

台語歌的轉音通常很圓滑,是順著字詞的聲韻轉,這首歌的轉音陡峭趨長,通常是整個字拔升猝倒,是山歌遺留的特色。兩者轉的位置、形狀都不同,絕不會搞混。

借用客家本來就有的床邊傳奇,陳瑋儒完美表演了客家歌適應現代的實例:聽不懂的時候被曲調和唱腔驚嘆,聽得懂的時候為語氣和歌詞陶醉。

 

 

3.現代女媧★★★★

這首歌的題材跟用字沒那麼通俗,一開始吸引我的同樣是旋律,但旋律好聽的同時,我也實現了一直想聽氣勢十足客語歌的願望。

在我學過的語言口型,華語輕淺口齒不必踏實,台語大方需中氣十足,英語圓韌舌頭靈活就不必操煩,日語精簡最重連貫。

客語在我耳裡是莊重,明明字字收斂,卻需要咬穩牙根,入聲比台語多一倍不只,最適合有氣勢又起伏大的旋律。

可是鮮少客語歌手欣賞這樣的美,口型咬一半、入聲輕輕放,那怎麼會有客語的味道?

了解歌詞是改編上古傳說是其次,主歌在中低音域迴旋,一句一句架出氣勢,字字清晰又莊重,

副歌四字文讓客語的入聲揚眉吐氣,一字一字槌在耳裡,讓累積的情緒有了出口!聽得好過癮啊。

這首歌讓我想到荒山亮的布袋戲創作曲,如果布袋戲團也出了客語版,拜託選這首當主題曲呀!

 

 

4.橫打直過★★★

我要的,陳瑋儒都給了我!這首他給我一直渴望的重口味電音搖滾,我就奇怪怎麼沒有客家歌手寫唱!

客語歌那麼多入聲,切在節拍上搖頭擺尾多麽暢快!即使編曲下得那樣重,唱出來人聲一點也沒有被搶風頭。

客語山歌傳統又有句尾上揚的特性,縱使口型收斂,但轉得張揚,照樣讓人哼得血脈賁張🔥

 

 

 

 

5.台北客家竇★★★

很歡樂的一首歌,而且題材用字非常淺白,就算本來不知道,慢慢聽也就會了。

中間穿插真・山歌調的部分,實在嚇到我!怎麼那麼厲害,把本來沒什麼文化特性的曲風塞進如此深刻的素材呢?

但陳瑋儒做到了,雖然空耳聽不太懂,但光是悠長的山歌旋律就迷倒了我,搭配很現實的題材:

你我他,不管是求學還是工作來大城市(台北),這裡都算是第二個故鄉了,文化有創新、血緣會融合,但客家文化的好不該消失,像這首歌穿插的精采模樣,繼續活在人心。

如果可以,這首歌真想在台北街頭播放,不知道是否可以喚醒那些上北幾十年都沒講過客語的客家心。

聽了這首歌,不管有多少委屈、多少風霜,都會想起身為客家人的積極正向吧!

 

 

 

6.我愛新堯灣★★★

陳瑋儒應該很擅長輕快積極的歌,這首歌充滿正能量,節奏鮮明的旋律配上淺白的歌詞好聽又容易上口。

聽完這首歌,我忍不住查了新堯灣,觀賞在地的風土人情,想著遙遠的那方,有一個充滿元氣、有生命力的城市⋯⋯

如果可以請他跟徐世慧老師一起宣揚台灣客庄,不知有多好!有客委會做後盾,MV一定可以製作得更精緻~

 

 

 

 

7.寒夜送暖★★★

這首歌曲風比較大眾化,歌者的唱法也比較含蓄,沒有特別深入或激情,但題材非常生活化,仔細一聽,都是日常出現的片段。

聽到「告別老友心頭憂 再見面時隔三秋」就想到小時候爸媽在餐桌上的閒聊,「面面相看無問候 往日交情放水流」則是人情冷暖的常態,

滿滿的惆悵不知跟誰說去,又有誰會「寒夜燈下冷咻咻 燒茶燒飯為你留」?

 

 

8.Teh C冰★★★

這首歌就是幼兒園/小學教客家話的完美教材呀

結構簡約,起伏分明,即使是初學歌唱的小朋友也能輕易吸收旋律,

搭配和音和簡單的樂器,字句密度偏低,減少一切理解內容的干擾,

歌詞用字又簡單,連我不用看歌詞都輕易聽懂啦~可愛且富含趣味的編曲,邊哼都會邊笑出來。

下次寫一首珍珠奶茶的歌吧~一定會讓小朋友很開心!

 

 

 

 

9.Sarawak是我的家★★

連聽了三首類似曲風的歌,這首也是推廣大馬在地的客庄,也淺顯易懂,曲風偏振奮。

不過旋律結構比較鬆散。歌詞似乎少了點風趣、多了點制式感。

 

 

 

10.若個紙鴁仔★★

這一首細緻描寫追逐夢想的迷惘、努力和希望,溫柔的曲風非常適合早晨和睡前。

不過,我個人不喜歡這首歌的旋律表現:主歌每一句音階都向下傾斜,如果是放風箏,那應該是一直掉下來吧。

到副歌是飛上天了,但好像也沒有很高很遠,連結尾也很不確定。

如果在心情不好時播放,感覺情緒不會排解,反而變本加厲。

 

 

11.蕾蕾嫩桍扟

小女子承認我沒聽懂這首歌,而且曲風飄渺、結構鬆散,節奏忽有忽無,

努力聽了十遍還是進不得心,只好放棄。

 

 

 

 

結論

這張專輯對小女子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這是第一張令我聽見客家典型的音樂作品。

以往我對客語作品的基本要求,僅僅是合乎聲韻、讓懂語言的人能抓住歌詞,迅速入歌。

但《現代女媧》告訴我,歌者可以把歌詞譜得如講話一樣自然、斷字斷句都讓人不會誤會成別字別詞別種意思,

旋律更是充滿不同於華語、台語、原住民歌的音階調性,讓我恍然大悟:

這就是典型客家歌的表現!一些承襲山歌,一些擷取客語講話的韻律,再加上他自己的靈感。

曲風多采多姿,不像很多人只做純抒情、甜美的小品,或者迷幻電音。氣勢抒情、搖滾、電音舞曲,表現客家音樂的各種面相,無論是哪一種,都讓人耳目一新。

人聲我也喜歡,雖然陳瑋儒的唱腔也算樸實,沒有什麼技巧,但聽得出他在客語下了相當的苦功,笑嗔鮮活,唱什麼像什麼,引人入勝!

不過我倒是期待他除了鑽研語氣以外,可以在客家唱腔多下點工夫,畢竟我可是非常期待:山歌和歌仔戲的技巧挪到現此時如何融匯精簡,又發揮它的特長。

這張專輯推薦給所有客家人,也推薦對客家歌好奇的歌迷,我寫下這篇樂評,就是期待更多人能跟我一樣被應該成為典型的客家歌驚艷,並認識同在這一片土地的客家文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女子 的頭像
    小女子

    小女子台語歌入門

    小女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