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主題文3-2-04.jpg

每年的世界母語日,Facebook塗鴉牆總會出現大量母語覺知者的省思,「如何讓大家說母語」、「如何傳承母語」,是大家的共同課題。

剝離小女子的身份,我也有心學母語,卻缺乏環境和資源,進步有限。

在桃竹苗以外的區域,想要找個對象說客語,比上山找獼猴還難。客語典詞條、字源都不周全,想查照字典寫出一篇文章並不容易。

相信原住民的困境更多,所以看到母語台語人有那麼多資源,覺知者眾,讓我既崇敬又羨慕。

但同一時間,我看到的歌壇現況,實在心涼涼。

典型台語歌文化的衰竭,竟沒有因為母語覺知者增加而有所改善。

我們都知道保存母語有多重要:因為它是所有文化傳遞的媒介,沒有語言,文化就從根斷起。

而典型台語歌,就是台語文化的一部份,不只是表面怎麼說、怎麼寫、什麼意思,而是能牽動語言使用者感官、記憶的深層藝術。

就像我一直推廣的論述:現存的典型台語歌展現的不只是「歌詞」,也是「聲韻」,歌手隨著高低錯落的聲韻發展出華麗的唱腔——

轉音、轉假音、轉鼻音,抖音、喉音⋯⋯其中還分前中後味,細節之精,讓用心聽的歌迷狂起雞皮疙瘩。

 

進一部探討,為什麼愈來愈多人無法理解濃厚的典型唱腔?

——因為大家對於這個語言的感受性,再也不像以前的人那樣深刻,無法從聲調的表現中感受到激情。

舉例來說,今天門內隱約有人講話,聽不清咬字,你可以分辨出對方在講什麼語言嗎?

這一輩生長於台灣的人,華語肯定可以,台語呢?客語呢?英語呢?日語呢?

有時候在路上猛聽到東北亞的外國旅客,沒仔細分辨我會把日語和韓語使用者搞錯,就是因為這兩個語言的聲調、頻率相近,主要差在咬字,且韓語語速略慢。

從這點來說,台語跟華語其實相差極大。同一個人講台語平均聲調會提高許多,音頻差變大,因為台語有八音七調,遠非四調的華語能比,因此平均語速也略慢,同樣語速的華語所費的心神是比台語少,無關乎語言能力。

但反過來說,因為聲調多、同口型同聲調詞少,聽者也比較容易分辨對方指涉的單詞是什麼。

唱歌跟說話一樣,都存在這樣的技術性,所以台語歌的歌詞密度理應比華語低,給歌者行韻表現的空間,也等於是讓表演者「好好說話」。

而聲調入韻就更顯現台語在文化上的美了,順聲調就等於是作詞作曲人幫歌曲畫重點,讓歌手迅速掌握哪一句需要用心詮釋、讓歌迷一聽就懂痛點在哪

這就像演講的時候,講者擬稿時排比押韻,在重要的詞句加強抑揚頓挫,達到聽者共鳴的效果。

過往的聽眾之所以覺得這樣才「有味」,就是因為他們從小將語言聲調記在骨血裡,不只是和別人溝通的語言,也是儲存記憶、刻畫生活的語言慣性

在半夢半醒間聽到了熟悉的聲調頻率,內容很模糊,卻會感到安心自在。在陌生的城市,聽到過路客熟悉的聲調頻率,聽不清,卻會讓人回憶故鄉。

這些都可以證明語言不只包括用來溝通的辭藻,還存在著儲存人們感官記憶的聲調。

這也是為什麼典型台語歌不用深究歌詞在講什麼,光是歌者高低錯落的音階,就帶動他們的感官、隨之起舞。

所以現在即使某些公司開始標準化唱腔、量產似曾相識的曲調,都還是有固定和死忠的歌迷,因為聲調技巧唱功在,就能挑動歌迷感官,種種因素結合化為「好聽」。

然而現在的台語歌,以金曲獎為首,大肆鼓勵說唱和樂團唱腔等非典型,把台語歌的層次拉低到單純的「音樂」加「語言」的關係。

我並非反對好音樂,也欣賞歌詞有多元的內容,但說唱聽起來的「清爽」,難道不是閹割了語言慣性的產物?

硬是把歌詞密度提高一點五倍、字句中間只是照著曲調唸,誰聽得清哪個是入聲(落、白)、哪個是鼻化母音(影、陽)、哪個有閉口(心、業)、哪些是濁音聲母(我、欲)呢?

 

會有這樣的趨勢和喜好,難道不是台語文化被華語逐漸侵蝕的一環嗎?

華語的口型本來就相對收斂,缺少入聲、鼻音等等的大鳴大放,即使像JJ、Jay嘴巴塞一兩顆滷蛋咬字也差不多,僅僅四聲調讓華語使用者傾向從前後文推敲單詞,而不是一個詞一個詞去辨認,所以一整句都用同一個技巧不畫重點很正常,這就是語言慣性

因為從小以華語為主,大家很習慣那種密集而沒有感情的文字堆疊,以致於台語歌也不得不往這發展,這形同是放棄了台語的聲韻之美。


以前從不覺得聽台語歌跟世界母語日有什麼關係,因為我就是非母語歌迷,先感受歌聲營造的意境,才去了解歌詞的內涵。

看到一些母語覺知者永遠只推崇近年金曲獎選的說唱創作歌手或新興樂團,音樂是很好聽,但語言就流於字面,咬字不標準是一回事,對於聲韻部分完全海放。

然後他們又同時哀嘆現在小孩都分不清「我」跟「活」有什麼區別、「心」、「身」、「生」分不清,想找「錢」變成找「薯」。

那還不是天天聽說唱跟樂團的老問題?語速快和聲調不顯的曲詞和唱腔才有這種結果,而且在年輕人耳裡,有別於長輩的節奏和發音更酷,糾正不過來。

當然說唱跟樂團唱腔我不反對甚至也希望它們繼續發展,其精神可佩可敬。但同時一定要把保留台語聲調文化、順應聲調填詞的典型台語歌唱腔趕盡殺絕

就連我們這一代的母語覺知者,也不支持、不了解典型台語歌唱腔?那真是太奇怪了!

母語非台語的小女子正因為台語聲調之美而喜歡上台語歌謠,進一步學習台語、台文。
而大部分母語是台語的人們,卻屏棄富含台語聲調的典型台語歌,轉而追求華語化、平面化的台語歌詞,成為扼殺台語文化的幫兇?

那無怪乎台語無法復興,因為大家都只追求表面功夫,學校上課寫作業考個試,單字造詞不求活用不求學生樂在其中。

聽歌只要填台語詞就欣賞,事實上吃的是無關乎語言的精緻音樂,還有追究歌詞字面在講什麼。

那同一首歌照字面翻成其他語言是否也能照單全收?是不是台語沒有任何意義,台語成為音樂的使用語言,而不再是一個音樂類型。

要知道音樂之於人,不只是娛樂這麼簡單,不像繪畫是源於人記錄生活的美好,音樂則源於人與人之間深度的溝通,跟語言一樣都源於聲調。

語言有歸納指涉,音樂則牽動感官,兩者合一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要是不管倒音、把「故鄉」變成「高雄」,或者像唸稿一樣的平平說唱過去,大家好不容易理解了歌詞,可是對於歌曲的情緒如隔靴搔癢,難以共鳴。

小女子在此誠心呼籲那些有心復興台語的人,多多了解並支持現今線上的典型台語歌手,及那些精緻用心的作品。

或許有人會想:那我只聽老歌不就好了?經典老歌有口碑又有品質保證,聽得習慣,唱出來不奇怪!

然而歌曲是死的,但人的聲調是活的,就像有人講話腔調就是好聽,有人說話黏黐黐臭乳呆。

大家聽原版聽一百遍,只了解這個歌手在激動時會用哭腔、常常用鼻轉音,但換了一個人,他又是另一種用法,只聽幾首經典,體會不了典型台語歌的活力和美好。

只挑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反而會被經典歌曲的曲調所限制,因為太過理所當然,無法專注去欣賞細節。

另外,如果要傳承文化,必須傳承一整個產業,歌手、創作者、公司缺一不可,只有經典幾首流傳,那文化也等於死了。

因為現在這一批台語歌手其實已經沒有完全的母語環境了,他們是經過從小嚴謹的歌唱訓練、有「覺得做歌手就能賺大錢」的父母全力支援,才能培養出來正宗且高超的唱功詮釋典型台語唱腔。

(這些在這一代評審口中依然能得到驗證,他們講評時,都說選那些典型台語歌才能鑑別出選手的能力)

在現今媒體多元、自彈自學當道的光景,歌手不僅台語生疏,也沒有老師能引導他們理解如何善用語言慣性來感動台語聽眾。

他們對台語的理解流於表面,文句未必通順,意境也全隨創作者的態度,喜歡的很喜歡,不吃的就是吃不下。

或許年輕的時候和意氣相合,但閱歷漸深,傾訴自己心情、不用代入歌詞就能讓自己好好哭一場的歌哪裡都找不到。

 

唯有大家的欣賞和重視,才有機會把富含聲調的文化唱腔傳承給下一代。

否則,內含聲調美的台語歌文化從根斷起,台語學習者少一個用身體感官學習語言的環境,少一個欣賞自己母語多美的機會。

除了方便孩子學習母語,母語覺知者可以想想,今天有很多非母語歌迷喜歡蕭煌奇,聽他的台語歌而會講一點點台語。

相形之下,他的華語歌比較不顯眼,這是為什麼?當然是因為歌迷欣賞的不是他的聲線,而是他台語的唱腔跨越語言感動人

平平都是創作歌手,人家就是有本事一字一字唱清楚,雖然字裡行間技巧沒有那麼多變化,但語尾抖音鼻音不少,該畫的重點還是會轉假音。

如果大家支持典型唱腔、精緻製作,其實很多歌手的歌唱能力並不比蕭煌奇差,只要給他們好歌,就能感動人。

如果可以因此多感動一個像小女子這樣沒有母語環境的歌迷,比聽那些非典型台語歌更能認同標準台語說起來好聽,由此學台語,豈不是對復興台語更有幫助?

而且要學就要學標準的咬字、道地的氣口,不然說了唱了也不爽。

想想,要是〈落雨聲〉的「當初離開是為啥」要不是江蕙在「啥」轉鼻音畫重點,隨便一個人唱成「為謝」能聽嗎?講話也一樣,就是要發出鼻化母音nn才暢快。

 

藉由台語聲調入韻的歌曲,讓大家欣賞台語之美,甚至非台語不可,難道不是台語的母語覺知者努力的目標嗎?

 

從這世界母語日開始,來看看小女子的部落格和粉專推薦,欣賞並推廣那些精緻的典型台語歌作品吧😀

自然而然培養語言慣性,並欣賞語言的聲調之美,而不是單純透過歌詞字面想像意境,相信大家對台語會有更深且發自內心的認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女子 的頭像
    小女子

    小女子台語歌入門

    小女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