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週末為了收《癡情》一輯,跑了新舊唱片行。

光南與五大唱片除了最新專輯《情歌百滙(慧)》,已無其他庫存,於是小女子就近找上一家二手唱片行。

一頭鬈髮、氣質貌似施文彬的中年老闆問我要找什麼,我說「台語,洪百慧的專輯」。

他想了想,很肯定地答覆我「我們沒進這位歌手的碟」,並問:「是你要找的嗎?」我說是,他問「為什麼?」

我:「⋯⋯因為還有兩張沒有收全。」

「妳聽台語歌?妳的打扮完全不像。」

什麼叫我的打扮不像?

「就是不像聽台語歌的,妳的口音也不像...妳是本地人嗎?」

「血統上來說,我是客家人。」口音是不像會說台語的,不過聽日文歌的每個都日文精通?迷歐巴的每個都可出「韓」成章?

音樂無界,多的是一手拿鋤頭、一手彈吉他,小女子從不以貌取人。

「那妳怎麼不聽客語歌?」

「我喜歡台語的唱腔,選擇又多。」

「台語什麼唱腔?」真的是很好奇的語氣呢,我驕傲地回答:「豐富多彩的轉音及喉音等等。」

「喔,台語轉音是比較多啦......」他呢喃,似乎接受了。「可是妳找的歌手很冷門耶!洪百慧......是很老的歌手吧?」

「她才不老,剛過世,得年三十九。」我忍不住糾正。

「現在唱片業蕭條,像她這種不是很紅的歌手,一次印幾千張賣完就偷笑了,買的人都是鐵粉,賣出的人很少。」

「所以我也在到處碰運氣。」縱使是微小的機率都要試試啊。

許是看出我並未放棄,老闆再次強調:「真的,像她這種不紅的歌手,你去網路如果找不到,那也是枉然。」

......都說會買唱片的都是鐵粉了,你這樣一再戳人痛處這樣對嗎?(╬゚д゚)

「妳聽西洋樂嗎?我們這邊西洋碟比較多啦!我可以推薦!」

「不了,我暫時對台語還沒退燒。」輾轉十年了,能再持續多久呢?

「聽音樂講求多元性啊!又不是只有台語可以聽,妳就從來不聽西洋樂嗎?」

雖然他說得對,我也並不覺得「多元性」一定得包含所謂的西洋樂,不過我還是答道:「只聽一點,並不深入。」

「哦?」聽到這,老闆眼睛都亮起來了。「聽什麼?」

「美聲男伶(Il divo)。」

「喔......」聞言老闆的氣勢整個消下去。「那沒什麼......說穿了只是和聲。」

雖然近年已經對美聲男伶沒這麼喜好了,我還是一股氣湧上心頭。

什麼叫「只是和聲」?多少年來我就是喜歡雙耳沐浴在合作無間的交錯聲線中,就像每天的晨浴那樣溫暖而治癒人心,

短暫十分鐘恰恰好,不多也不少的比例,讓身心煥然一新。

這位老闆嘴裡說多元,卻不容別人有相異的喜好?

然而我只是扯開嘴角笑道:「我只是俗人。」

「那還有喜歡其他的嗎?」老闆仍不放過。

「還喜歡聽寶萊塢。」

「因為電影?」

「不是,就為了高節奏性的旋律,讓人可以歡快起舞。」看著這位老闆,我開始懷疑自己說的每一句話都不具說服力,

可是我也沒有要說服他。表達自己的喜好,就是這樣自然直白,一如我愛穿什麼,從來不需要掩飾。

然後我看見老闆撇了撇嘴。

「那種歌曲除了搭配電影,音樂性都不足,我這邊的碟都是又有節奏性又好聽......會讓人心情愉悅的好音樂!」

至此,我看著這個老闆,也沒什麼憤怒了。

他守著這個滿是喜歡的音樂的空間,真是無比幸福。

「我是個俗人,寶萊塢便令我心情愉悅。」

走出那間唱片行,心中五味雜陳:從這個人身上,我看到太多對台語歌、對音樂、甚至對人的偏見。

不可否認,我打扮就如街上年齡相仿的女性,甚至還更時髦可愛一些,那是因為,我喜歡被人優先看見自己可愛鮮亮的一面。

包裹在軟綿綿的衣裝內,讓我覺得心情愉悅。

而我也從來不會對人隱瞞我對台語歌的愛好,一來找到同好多麼不易,不願放棄絲毫契機;二來虛度經年,終於明白表達自我的重要性。

對人表達真我,讓我心情愉悅。

就算被人說是冷門歌手又如何?百慧還是默默耕耘,終究有我們這些鐵粉們追懷。

無論他說的「不像」,是歧視「穿得這樣的我」不配聽台語歌,還是歧視「台語歌」不應該被穿得這樣的我青睞,

我也只喟嘆一個分享音樂的人居然心胸如此狹窄,沒聽過就要強調人家不紅,

就連美聲男伶都說成五年內出的新秀,殊不知人家唱了十年前世界足球賽的主題歌。

鞭策自己不要成為像他那樣的大叔,繼續在茫茫人海尋找知己,並追求所好。

PS.對了,小女子為最初覺得他像施文彬而道歉,施老師才沒這麼low......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女子 的頭像
    小女子

    小女子台語歌入門

    小女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