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來江蕙最後巡演,朋友們分享體驗不在話下,追蹤的歌手們紛紛發表聽後感,
內容不外乎「再度感動」、「永遠的女神」等字眼,並不約而同說:「江蕙是一生的目標」。
我承認當初聽到<甲你攬牢牢>與<炮仔聲>時都很感動,在KTV唱了<落雨聲>幾年,有好幾首歌在曲庫裏隨時待命。
然而就是沒有像那些搶票的人那麼瘋狂的執念,彷彿非她不可、其他人的台語歌不是歌。
每看一次這種封神言論,身為台語閱聽人的心就無比煩躁。
舉個例子:身邊某人不喜歡聽陳淑萍的台語歌,認為只有中文歌才顯出她的ㄋㄞ,台語歌聲線粗粗的,沒嬌氣。
我則相反,一個人的真性情是唱出來的,台語歌也可以唱得很ㄋㄞ,如唐儷就有做到雙管齊下。
可陳淑萍不是,她慣用鼻腔談吐,偶用腹腔振出清脆的長鳴,是十分有特色的歌手。
這是我喜歡台語歌的重點:它的口型和發音能將感情忠實呈現在歌裡,不是單純的咬字。
江蕙可以把每首歌唱到完美的境界,她讓我們認為每首歌都是她的心聲,可世界上只有完美的歌,沒有完美的人。
她的心或許很累,可沒幾人聽出來。
眾人膜拜的完美是江蕙的歌,不是台語歌。
我也一樣,喜歡她的歌,卻不會用台語歌的角度欣賞她,更不希望台語歌手都變得跟她一個樣,太沈重。
因為完美二字,不是我這種升斗小民的耳朵能承擔的。
暖人心的,往往是那些不完美卻真實的美好。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